10月29日,电视剧《天地剑心》播出至第11集。在最新的两集剧情当中,桃花坞的故事,显然是十分高能的,并且自带着哲学思维,让很多观众泪目,且引发了大量思考。有剧迷留言,问我是不是也想聊一聊这段故事。恰好,我确实想聊。我觉得,这段故事,真的有《聊斋志异》的感觉了,而且,成毅饰演的男主角,真的更像是一个有武打能力的蒲松龄了。
![]()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天地剑心》桃花坞的情节。成毅饰演的兵人,奉命去桃花坞,斩杀妖人。然而,当男女主角到达桃花坞之后,他们发现,这里的人妖共同生活的状态,并非是可恶的,相反,他们正在构建一个人与妖的理想世界。在这个桃花坞的世界当中,人与妖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了。桃花坞的构建者,是一位侠士,他救济草根小妖,为他们建设出了一个理想的生存家园。而陪伴在侠士身边的,也是一个女妖。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似乎证明着人与妖之间的爱情是可以实现美满的。然而,稍后的剧情当中,观众们猛然发现,这个女妖见不到爱情的美好,见不得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她就是要利用侠士的这种情感,去打造属于自己的邪恶世界。
![]()
人与妖的爱情故事,在桃花坞里,并未实现完美。男女主角则见证了这个人与妖的悲剧故事。最终,男主帮助侠士,且并未屠戮桃花坞。男主的父亲对于男主的心慈手软十分愤怒。而男主则坚持认为自己这么做是没有错的,人与妖,都分善恶,不因是妖,便要诛杀。这一刻,成毅饰演的男主身上,其实就是典型的蒲松龄气质了。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当中,最大的成绩之一,便是塑造了大量有情有义的妖精,她们可以和人类实现共情,她们甚至于有着人类身上那些高贵的道德品质。作为《聊斋志异》的书写者,蒲松龄先生也是在思考人与妖的关系,尤其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这些思考,最终都指向人类最高贵的那些情感因子。
![]()
什么是人类最高贵的那些情感因子呢?在《天地一剑》当中,男女主角身上都有呈现。尤其是在成毅饰演的男主角这边,他有着对于“人与妖”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与善恶观。成毅带来的男主角,怜悯那些底层的妖精,知道他们不过是生活的负重前行者罢了,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奴役小妖的妖王与妖后。
男主剧的父亲认为,对于妖,一定要斩尽杀绝,对于兵人,则一定要杜绝情爱,才能挥出天地一剑。男主角显然并不这么认为。成毅带来的男主角,已经有了蒲松龄先生一般的是非观、善恶观,并且,男主角是有武打能力的,是可以挥剑实现正义的。与此同时,男主角身上,和蒲松龄的作品当中,还有一份思想上的相通,那便是,对于真情实感地追求。
![]()
在蒲松龄的作品当中,无论是人,还是妖,只要有真情实感,就可以跨越人与妖的界限,实现爱情。在电视剧《天地一剑》当中,也是如此。成毅带来的男主角,是真情实感的。李一桐带来的女主角,也是真情实感的。因此,他们可以打破这个“人与妖”的界限,最终实现爱情。而这份“真情实感”,才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关键点所在。同时,也只有具备这份“真情实感”,才能挥出天地一剑。王权富贵如此,成毅亦然,你我这些观众,也是同理。
在电视剧《天地一剑》当中,成毅对于王权富贵这个角色的演技实现,也是秉持着“真情实感”的方式。这种表演,是没有痕迹的。我们在文学上经常讲,要塑造赤子童心的人物。而要实现这种塑造的最大前提便是,作家本人是赤子童心的才可以。同样的道理,在影视剧角色塑造上,要实现角色的赤子童心,那必然需要演员自己具备赤子童心。成毅以自身之干净,实现了角色之干净,之纯粹。这是角色和演员的双重胜利。(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