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最强的恐怖片系列,还能逆袭吗?

《招魂4:终章》上了,口碑虽然一般,不过很值得详细说说。

自从导演从温子仁变为迈克尔·查维斯,系列的核心精神已经变了。以前是一种纯粹注重氛围营造的恐怖片,现在更像侧重角色驱动的情感剧,尤其是《终章》更是这样。


《招魂4:终章》

《终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86年,半退休状态的沃伦夫妇,被卷入了宾州的斯穆尔闹鬼事件。影片的叙事融入了一面来自沃伦夫妇1964年首个案件的古董鬼镜,构建出一个循环结构,使得他们职业生涯的起点和终点,联系了起来。

艾德与罗琳之间充满爱意的关系,仍然是影片的情感核心。他们对彼此的忠诚,一直是对抗邪恶的最强武器。

更重要的是,影片将大量笔墨用于描绘沃伦夫妇现已成年的女儿朱迪及其未婚夫托尼·斯佩拉。查维斯是想将朱迪的婚姻作为一种隐喻,象征着沃伦夫妇(以及观众)正在告别并送走她。


如果从沃伦夫妇的银幕终点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片的情感分量是足够的,但是恐怖桥段的确是有点老套,或者说公式化,毕竟鬼屋把戏就那几招,和系列前期相比的话,恐惧感和乐趣感,肯定是下降了很多。

最初的《招魂》是因为高明的恐怖技巧成功的,只不过它是一部恰好以家庭为主角的恐怖片。随着系列的推进,尤其是在查维斯的执导下,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沃伦夫妇的关系和家庭戏剧上。《终章》更多是一个关于告别和亲子关系的故事。

换句话说,以前它是发生在家庭环境的恐怖片,现在它是有恐怖元素的家庭片。


所以有一部分观众为影片感动,但纯粹的恐怖片爱好者几乎都会觉得失望。

这个系列能成,还是要归功于温子仁。他说过自己是1970年代经典恐怖电影的爱好者,创作时引用了如《猛鬼屋》和《无辜的人》之类的古典恐怖片,作为他恐怖手法的灵感来源。他这样做,是想摆脱因《电锯惊魂》而被贴上的酷刑色情标签,证明自己能够驾驭悬疑和氛围驱动的恐怖片。

温子仁很擅长精心设计的、流畅的摄影机运动,尤其是长镜头追踪。他运用这些技巧不仅仅是为了视觉奇观,更是为了向观众建立房屋的地理结构,使他们在空间上有所定位,为后续的惊吓做好铺垫。


《招魂》

这种技术创造了一种主观镜头,既让观众迷失方向,又引领他们走向突发惊吓,使观众成为发现恐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

他的摄影机能够巧妙地将人类角色去中心化,赋予画面中的死寂空间和非人物质能动性,从而使环境本身散发出一种恶意。

在温子仁看来,所谓jump scare是一门被误解的高难度技术。他在《招魂》中标志性的惊吓场面,并非廉价的伎俩,而是经过叙事铺垫后水到渠成的爆发。


他的做法是在影片早期便引入母题游戏,并经过多个场景来逐步发展它。再利用观众对恐怖片套路的熟悉感来反制他们,他可能设置一个视觉惊吓,最终却以听觉惊吓呈现,或者将威胁置于观众视线之外的角落。惊吓是源于故事的内在逻辑,比如家庭游戏、被诅咒的物品,而非突然跳出来的外部冲击。

但现在查维斯才是这个系列的实际操刀人了。

查维斯的首要关注点还是角色,是情感。他强调和演员活在镜头里,以建立情感连接,并相信有情感投入才能让后续的惊吓更具冲击力。他的恐怖宇宙,本质上是面对巨大邪恶时的积极关系,也是关于信仰的故事。

在视觉风格上,他的视觉风格体现在多用黑暗、剪影以及红色和橙色等暖色调。他的影响来源就不是70年代的经典恐怖片了,而是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恐怖片,比如萨姆·雷米的《鬼玩人》以及《恶魔》等经典超自然惊悚片的影响。对于惊吓场面,查维斯认为《招魂》系列的惊吓本质上是有趣的,根植于游戏和玩具。


还记得2013年《招魂》面世时,影迷都说《驱魔人》式的经典恐怖片回来了。它也标志着主流恐怖片从温子仁自己参与普及的「酷刑色情」亚类型,重新转向以氛围、克制和超自然恐惧为中心的风格。

影片的巨大成功催生了「招魂宇宙」,该宇宙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恐怖片系列,有统计,系列总票房超过27亿美元。好莱坞发现,恐怖宇宙的吸金能力,竟然堪比超级英雄。温子仁风格的成功也引来了众多模仿者,在2010年代的主流恐怖片中形成了一种以鬼屋、恶魔附身和精心设计的jump scare为主导的美学,即「温子仁效应」。


「招魂宇宙」始终围绕着家庭受袭这个核心结构。终极的邪恶是恶魔力量对传统家庭单位的摧毁,而终极的善良则是家庭的恢复。

基督教,特别是天主教,不仅是影片的文化背景,更是对抗邪恶的核心意识形态和实用武器。沃伦夫妇的信仰是他们最锋利的工具。宗教对白和圣像,比如十字架、念珠之类,被持续用作字面意义上的防御机制。

从文化角度看,这个系列越来越宣扬宗教保守主义,还有异性恋正统世界观。它颂扬父权制、刻板的性别角色,以及基督教信仰作为通往救赎的唯一途径。有人说它几乎等于传教电影,因为片中上帝是真实的,恶魔也真实存在,而基督教仪式就是魔法。


所以它的内核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它利用了真实故事这个噱头,另一方面又向世俗化的现代观众推销一个以虔诚天主教世界观为框架的叙事。正是在这种世俗怀疑主义与宗教信仰之间的模糊地带,「招魂宇宙」找到了其力量的源泉。

它邀请一个现代的、愤世嫉俗的观众进入一个信仰是客观、强大力量的世界。通过将其超自然虚构植根于「真实」事件,它巧妙地绕过了观众的不信任感。观众不必是信徒也能被电影吓到,但电影的内在逻辑却反复重申,宗教才是唯一的答案。这创造了一个强大的、自成一体的意识形态闭环。

「招魂宇宙」当然还可以续写,不过我的直觉告诉我,恐怖片的风潮已经变了。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www.piankw.com  E-Mail:123456@test.cn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