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上,女孩摘下人工耳蜗,世界瞬间安静。
她伸出双手,在夕阳下起舞,手臂随着远处的车流、楼宇、云朵而舞动。
女主钟雪莹凭借这部香港电影拿下了金马影后。
但和以往的听障题材不同,这部电影的切入点足够新。
《看我今天怎么说》
故事从二十年前的一间特殊学校开始。
叶子信和吴昊伦被老师罚站在走廊两头,距离拉得老远。
老师以为这样就能阻止他们交流,结果呢?哥俩隔空打起手语,聊得比谁都欢。
手语不是替代品,它本身就是一门完整的语言。
可惜学校不这么看,禁止打手语像铁律般悬在每个聋人孩子头上。
老师说学好口语才能融入社会,子信的口语已经退化,老师强迫他盯着自己的嘴唇读唇语,一遍遍重复发音。
后来,昊伦做了人工耳蜗手术,听力得到改善。但他对子信郑重承诺:就算装了人工耳蜗,也会一直打手语。
两个少年在海边玩耍,子信自由地潜入水中,追逐鱼群和珊瑚。
人工耳蜗不能承受水压,昊伦只能站在岸边等待。
多年后,昊伦成了人工耳蜗推广大使,遇到了同为大使的聋人女孩方素恩。
素恩名校毕业,成绩拔尖,刚拿到了不错的offer。
妈妈从小对她的要求近乎变态。
不许打手语,必须练口语,读不准音就用衣架抽,听不懂就把电视节目翻来覆去看二十遍。
人工耳蜗推广大会上,素恩站在台上,说了句连她自己都没觉得有问题的话:"希望科技发展,让世界不再有聋人。"
台下的子信当场炸了,用手语愤怒地打出:"我以聋人为荣!"
在子信的心中,手语是他的母语。
一边是坚守手语文化的子信,一边是努力融入主流的素恩,中间站着摇摆不定的昊伦。
但哪怕有了人工耳蜗,听到的也像旧广播,又卡顿又嘈杂。
素恩进入公司后,同事们不让她接电话,只让她整理文件、选下午茶。
公司聚会时,大家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她只能端着酒杯站在角落,努力读着别人的唇语,勉强挤出几个尴尬的笑容。
她很清楚,这个岗位不过是公司拿来装点残障友好门面的吉祥物。
此前素恩有一场面试,HR看了她的简历问:"你会手语吗?我们需要服务聋人客户。"
她从小被迫成为正常人,此刻最大的短板,居然是不够像个聋人。
因为现在和子信的相识,她想让子信教她手语。
子信带她去了大排档,周围吵得要命,子信直接让素恩关掉人工耳蜗。
素恩慌了:那怎么学?
子信笑了,开始用手比划。
素恩发现从桌上的菜名,再到形容味道的词,她全看懂了。昊伦也加入进来,三个人在嘈杂的大排档里,用手语聊得热火朝天。
那顿饭后,素恩感觉她好像第一次真正在"说话"。
手语,是我的母语。
这句话不止属于聋人,它属于每一个被要求正常的人。
身材不标准被迫减肥,不想结婚被催婚,不买房被质疑……
我们从小到大,都拼了命想挤进正常人的队伍。
但又是谁规定了正常的标准呢?